丹桂送爽,彩旗飘扬。在这金秋十月,我校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盛大开幕。来自10个国家的23名国际学生积极参与,以运动为纽带展现多元风采,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国际风景线”。
开幕式:国风服饰勾勒国际画卷
开幕式入场环节中,国际学生组成的方阵凭借浓郁的中国风装扮惊艳全场,成为开幕式上最具文化韵味的亮点之一。方阵前方,引导员身着一袭朱红绣金汉服马面裙,裙摆上绣着的缠枝莲纹样随步伐轻轻摇曳,手持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引导牌,步态优雅尽显东方古韵。紧随其后的国际学生们统一身着一袭白色改良版中国风服装,尽显俊朗、灵动和端庄。行走间,国际学生们高举色彩缤纷的彩球,红、黄、蓝、绿的彩球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们还不时挥动手中 “One World One Dream” 的标语牌,引得在场的师生纷纷鼓掌喝彩。

通过中国传统服饰这一文化符号,既表达了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尊重,展现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的接纳,同时也传递出中外学生交融共生的美好愿景。而这抹亮眼的 “中国红” 也为校运会开幕式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魅力,从“本土文化符号”到“国际交流媒介”,让跨文化交流在运动场上绽放出绚丽光彩。
赛场上:跨国学子挥洒拼搏汗水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国际学生踊跃参与了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接力赛等 7个项目,用坚持与拼搏诠释体育精神。
在100米短跑比赛现场,随着发令枪响运动员们如脱缰野马般冲刺,强劲的摆臂、急促的呼吸与观众的呐喊交织,每一步都向着终点全力迈进。来自赤道几内亚学生凯科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强劲的摆臂、有力的步伐让他迅速拉开与其他选手的距离,最终凭借稳定的节奏和冲刺阶段的爆发力获得第二名。冲过终点时,他与参加决赛中国同学击掌庆祝,跨国友谊在赛场上悄然升温。
3000米长跑考验着选手的耐力与意志。来自喀麦隆学生布赫文以惊人的耐力,从起跑时的稳健蓄力,到中途的节奏把控,再到最后冲刺的咬牙坚持,漫长的赛程里,他用脚步诠释着 “不放弃” 的信念。
铅球项目是运动与力量的结合,尼日利亚学生牛顿紧握铅球,身体后倾积蓄力量,发力推出时的低吼与铅球在空中划出的有力弧线相映,展现着力量之美。
4*100 接力赛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接力棒在队员间精准传递,每一次交接都是信任的体现,队员们默契配合、全力奔跑,朝着共同的目标冲刺,让团队协作的精神在赛道上闪耀。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院国际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
| 姓名 | 国籍 | 比赛成绩
|
| ARNOLD MASA CAEKO 凯科 | 赤道几内亚 | 男子100米 第二名 | 男子4*100米 第一名 | 男子跳远 第一名 |
| MELANIE FLORENCE EKOUASLIPOUAM SAKPAK梅拉妮 | 喀麦隆 | 女子100米 第二名 |
|
|
| MICHAEL PROSPER NGA ELLA NNA 迈克尔 | 喀麦隆 | 男子100米 第四名 |
|
|
| ONEL NFOR BINFOR 奥内尔 | 喀麦隆 | 男子100米 第六名 |
|
|
| ALEXIS VERLA BUHVEN 布赫文 | 喀麦隆 | 男子3000 米第一名 | 男子跳远 第七名 |
|
| CORNEILLE AUDREY FOUDA ESSOMBA 福达 | 喀麦隆 | 男子4*100米 第一名 |
|
|
| PASCAL PARENT TCHONING 乔宁 | 喀麦隆 | 男子4*100米 第一名 |
|
|
| CLAUDE YVAN AKONO 伊万 | 喀麦隆 | 男子4*100米 第一名 |
|
|
| CHUKWUEBUKA NEWTON ORAGWU 牛顿 | 尼日利亚 | 男子铅球 第二名 |
|
|
| ALEXIS DOUNTIO MEFO'OH NGUETSOP 亚历克西斯 | 喀麦隆 | 男子跳高 第三名 |
|
|
| DESLINE BLANCHE SONFACK MAFOUEGUE 布兰奇 | 喀麦隆 | 女子铅球 第四名 |
|
|
| GUBAREV BOGDAN博格丹 | 俄罗斯 | 男子标枪 第八名 |
|
|
场外:学院精心组织,跨国拉拉队点燃赛场热情
运动会期间,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全程精心组织、贴心保障,为国际学生参赛保驾护航。赛前,学院提前调研国际学生运动特长与兴趣,组建参赛队伍并开展针对性训练,并与运动员们开展了赛事安全、赛场风貌、体育精神等多方面培训;工作人员与运动员逐一沟通确认运赛程时间,确保每位运动员无后顾之忧;比赛过程中,学院志愿者带领运动员按时检录比赛项目。而国际学生拉拉队的表现,更让运动会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生动舞台。每当有国际学生参赛,拉拉队便会热情而有序地用不同语言的加油声为运动员鼓劲,不少中国学生也被感染,加入到加油队伍中,现场形成了 “不分国籍、共同呐喊” 的热烈氛围。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全体师生在运动会赛场凭借精心的组织,优异的成绩,精彩的表现,荣获了此次运动会的优秀组织奖。

此次运动会促进国际学生更快融入校园生活,增进与中国师生的友谊,同时也让中国学生接触到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这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更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们与中国学生一起并肩奔跑、同场竞技。体育精神让“对手”成为“朋友”,赛场外的分享与互助,催生了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体育的魅力从不止于输赢——它让语言的隔阂消弭于默契的眼神,让文化的差异融解在彼此的加油声里。国际学生以阳光拼搏的姿态,传递了当代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青春力量,塑造新时代国际青年的集体形象。
我校自2014年始开展自费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2019年首届法学专业留学生毕业。现有来自10个国家的自费留学生在我校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贸易、金融工程等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另外我校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科技大学建立交换培养教育交流合作,现有俄罗斯交换生在我校外国语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营造了学校多元文化氛围,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未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将构建“精细化、个性化”管理体系,打造“多层次、常态化”交流平台,以兴趣为纽带促进国际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推动中外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扩大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助力学校国际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