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学邢院
 > 品牌课程申报
 > 中国文化
 > 课程介绍
《中国文化》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0-04-29  查看次数:
 
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侧重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边思考边总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突出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方向,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2人为一组,完成至少一项主题文化作品,
比较学习法比较可以使记忆更加深刻。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比较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冲击,最终达成和谐的理解,这使他们变得更加宽容和通情达理,形成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学习中国名字、中国戏曲等内容时,学生极其自然地联想到了各自的名字和各自的戏曲。很多学生乍听京剧、黄梅戏,感觉曲调奇怪好玩,便找出自己国家常听的曲子互相比较,慢慢的,有的学生被脸谱、服饰、动作等吸引,甚至会唱一两段中国戏曲,回国后展示给家人、朋友,成为伴随一生的才艺。中国乐器、民歌、诗歌等也是如此。
实地体验学习法:每个学期,我们都带学生室外学习几次。比如学习中国园林建筑,我们带领学生去当地清风楼、开元寺等典型的古建筑群参观;学习中国茶文化,会带学生去茶馆听茶艺师讲解,观看泡茶,然后动手泡茶;学习中国书法,学生们会跟着书法老师练习毛笔字,去美术系展馆观看名人字画,他们很多人写的毛笔字工整漂亮,非常有成就感,体验到了的是真正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同时又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基于情境任务的听说教学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视频教学。在视频的帮助下说出所见所闻。另一种是使用实地体验之后的照片和小视频。根据呈现片段,学生们进行描述、总结、反思。这种方法让学习变得轻松和、实用。比如学习中国节日,学生们会看到中国新年的场景、包粽子赛龙舟、嫦娥奔月等场景,学生们既有明确的线索提示,又能调动想象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非常深入。
线上线下资源的结合法:每次上课,我们的老师都使用多媒体,而且教学材料必须及时更新,材料中须包括最新的生活经历,能够让学生切实参与。我们向学生推荐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为更方便师生交流,电话、微信、qq、邮件等是我们常用的方式。老师需要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室。此外,老师会安排固定的辅导答疑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中国饮食文化,学生们会从网上搜罗众多的没见过的中国食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拍到的食物照片。教师也会给学生通过食品展示有代表性食物如火锅、月饼、汤圆、麻婆豆腐等食品的图片、制作过程或相关传说,很多食物在过节的时候和留学生一起制作,学生记忆深刻,非常骄傲于会做几样地道的中国食物。这种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弥补了单纯看文字和图片,使内容生动活泼,印象深刻。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产生和谐、团结的群体,使他们高兴于一起行动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分享感受。合作学习非常适合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非常喜欢共同完成某个活动,也非常喜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如去餐厅吃饭、去中国朋友家做客、准备中国节日聚会等。接到任务后,他们在宿舍上网查资料、问中国朋友,设计、一遍遍地演练、背诵、修改,向老师咨询,这一过程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言行上都带着浓浓的中国风。同时,和谐、团结的大家庭使他们更具凝聚力,更爱共同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