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学邢院
 > 品牌课程申报
 > 中国文化
 > 课程建设
《中国文化》教学环节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9  查看次数:
一、教学步骤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本课程以主题式进行,通常每一主题包括三大部分:
1、讲授部分:主要在课堂内进行,教师在课堂与学生们讲解、讨论,通过视频、图片等给学生形成整体概念和初步印象。如学习中国古诗,内容不如饮食、武术等直观,学生们必须有课内学习的过程。
2、实践环节:通常在室外进行。这一环节深受留学生们喜爱,因为他们有机会深入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多数的中国文化都可以在室外找到实践活动。如学习中国手工艺制品,留学生被带到邢台学院邢窑研究所或者临城县邢窑博物馆进行参观,现场观摩师傅的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动手拉坯、制作陶器,学生们带回自己制作的罐子、碗等做为作业,使留学生对整个过程深有体会。
3、延展性练习:这一阶段是深化、拓宽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他们需要使用网上资源、与其周围的专业人士互动,或者对所经历事件的反思进行记录。如学习中国婚俗,学生们从网上查到中国不同省份的不同婚俗,非常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实践性任务几乎可以占到整个教学过程的2/3。受训者所学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生们感觉实践时难度不大。特别是在第二、三环节,多数信息和工作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通过观摩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重点指导。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都需要参与,保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三、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留学生经常需要像中国人一样参与活动,而在做法上又往往各有不同,因此他们不得不进行思考和比较。这常常会带给他们新的想法,使他们更具创造性。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如学习中国剪纸,学生们了解了剪纸的历史、方法,还发挥想象,剪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作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环节包括:
1、学生预习:即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收看网络资料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强调预习是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
2、课堂教学:即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按照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安排,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主题文化内容为主。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以及如何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
3、小组讨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性、个别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小组讨论的作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经验,提出问题大家相互探讨,遇到困难相互鼓励。具体讨论要求教师提前以网络、电子邮件或课堂教学时告知学生,以便学生提前搜集材料准备。
4、校园网络的利用: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课程简介、问题咨询、作业讲评、课件、案例、资料等栏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并 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沟通主讲教师。
5、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小组展示与个人作业,随机的课堂测试,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学生必须认真地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并据以评定成绩。
6、室外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实时情况自行拟订题目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
7、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考核,出勤参与、学习过程,后者为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40%。